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易学 > 易学研究

解读《黄帝地母经》 (王兴玺)

时间:2020-02-21  作者:南阳周易文化研究会

一、《地母经》释义

(一)、地母

地母后土皇地出生于中国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之一古籍《左传》、《世略》、《宋史》都有记载。地母俗称地母娘娘,即古代的后土,也称地姥娘娘、地母元君、虚空地母至尊、后土夫人。中国地母,最早为地神,亦称地媪,先秦称地示,《周礼•春官•大宗伯》谓大宗伯“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示之礼”。因古代以地为坤卦之象,有母德,故后世衍为地母汉代文献称之为“媪神”。在中国上古时期汉族神话传说中为后土娘娘,是盘古之后第三位诞生的大神,被称为大地之母,是最早的地上之王。“后土”之称始于春秋,其身份来历有人名、官名、神名等不同说法。汉代列入皇朝祀典,为历代帝王所沿袭。传说她与主持天界的玉皇大帝相配台,为主宰大地山川的女性神。她是中国农耕民族在原始宗教中对土地的崇拜而所信仰的大地女神,是大地万物生灵,在人们心目中倍觉亲切和崇高,被视为万物之母大地母亲”。千百年来古代民众为了生存达到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之目的,建庙塑像祭祀地母,以求赐福灭灾,给众生带来吉祥康泰敬奉祈祀地母神已成为历代民众极为虔诚的宗教信仰盛举

天地动静,阴阳互根。天欲化物,阴阳交合,上取天精,下取地精,阴阳孕化,气运成尘,尘有玄道,精微聚合,渐始初生,生生之类,人立其中。女娲为凤,玄始天尊,补天造人,确立婚姻。后土神的产生源于古人自然崇拜中的土地与女性崇拜,与女娲同存。大约在唐朝(公元618年)以后,民间乃称为后土娘娘。宋代以后道教列为四御尊神之一,执掌阴阳生育,万物之美与山川之秀,道观并设后土殿。民间建后土娘娘祠,每年农历十月十八日相传是后土娘娘圣诞日,隆重祭祀之。她被称为大地之母,是最早的地上之王。

(二)、经

仅就书而言,有经书也有纬书《疏》“南北之道谓之经,东西之道谓之纬”。经书即作为思想、道德、行为等标准的书,亦为宗教讲教义的书,或称某一方面事物的专著,细分为易经、道经儒经与佛经等。古人观点所谓经就是代表永恒真理和绝对真理的著作,刘勰的《文心雕龙》称之为“恒久之至道”。既是永恒真理,即颠扑不破,字字珠玑,句句真理,刘勰称之为“不刊之鸿教”,一个字都动不得的伟大教导。对于错综复杂的远古文化,孔子率先从学术史角度,条分缕析,最后总结为“六经”,先秦“六经”包括、书、、春秋,《周易》为儒经之首。汉代《乐经》亡佚,只剩五经立于学官;唐代出现十二经,包括《易经》《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后增加《论语》《尔雅》《孝经》。宋明时期加入《孟子》,定型为十三经。《周礼·天官·大宰》“以经邦国”,《注》“经,法也,王谓之礼经常所秉以治天下者也”。清·梁启超《谭嗣同传“经世之条理”。

三)、《地母经》来历

《礼记·郊特牲》:“地载万物,天垂象,取材於地,取法於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故教民美报焉”。正因为地母具有着生育丰产与呵护的强大能量,她们使得天下富饶肥沃,人丁兴旺,欣欣向荣安居乐业,丰衣足食故而被后人以地母来命名经文《黄帝地母经》,经就是代表永恒真理和绝对真理的著作,后人效法而不可改动。

《地母经》即《黄帝地母经》,“黄帝”命之,其成书年代从无史料文献可考实际是后人的杜撰

是轩辕氏黄帝所著,伴随着黄帝其作的另一部书《黄历》一起流传下来至今。《路史》称:公元前4428年2月8日即癸酉年二月初二戊子日黄帝生。《帝王世纪》及《今本竹书纪年》载:公元前4377年1 月 15 日即甲子年甲子月辛卯日,51岁的轩辕黄帝作出正式开始记录农事天象开启《调历》之路。就从那一年的那一天起,轩辕黄帝就安排有人专观天象,同时还要求全国各地甚至各部落都要设置农事天象专职记录官,以记录所在地每时每刻发生的农事及异常天象。就这样全国各地记录观测满一年后,除继续观测记录外,同时将上一年的所有记录档案全部上交,最后由轩辕黄帝对这些记录档案进行汇总,并最终形成了一年来重点在哪些地区发生了哪些大事。最后依据这些奇异天象及大事,总结出这一年来人们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这就是后来《地母经》中每一年的一诗一卜。相传这样连续观察记录总结了六十年,最终才形成了流传至今的《黄帝地母经》。《列子》载:公元前4335年9月14日即丙午年八月廿二甲戍94岁的轩辕黄帝憾然离世,在帝位80年。生前曾嘱咐一定要将60个甲子年的观测记录总结完成,以利指导后世借鉴警世。同时进一步完善皇帝历法。按照推算公元前4377年启动记录观察,如不间断的进行记录观察汇总,那么此项汇总工程在公元前4317年才结束,也就是说在轩辕黄帝离世18年后此工程才得以完成。香港版黄历通书都载有《春牛图》与《地母经》。 

黄帝地母经》主要依托十天干与十二地支有序结合而编组成六十年甲子反复轮回后文有60甲子介绍)经文以六十甲子的循环为排列,一诗一卜,用作预徵该年农作物生产情况的经书。六十甲子周而复始,一诗一卜亦周而复始。几千年来已时过境迁,与当今复杂的天象物象难以相合,内容也只限于人象、物象、天象、农事吉凶等。而不应否认中国的农业和自然灾害存在一定的周期性,在预防瘟疫和自然灾害上有其独有的意义。古代勤劳的中国人民对自然规律口口相传,是古代中国人民对于自然规律的一种探索和延续。黄帝地母经》是古代劳动人民的经验智慧总结,通过个甲子轮回的验证把每个纪年大致的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环境的影响做了一个总结,提炼而成的句而已并不能成为诗作因为古人关注的是生活和生存状态,古代人民的经验智慧是记录当时气候变化对他们生存状态的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生存状态已发生了巨大飞跃,这种经验或气候影响还是值得警惕《黄帝地母经》从诞生到现在已过去6000多年历史,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在中国古代的漫长历史中一直指导着民的农、牧、渔等种养殖业的生产过程随着6000年生存环境的变迁,地球内部本身都有了千变万化,地球生长的万物有许多已消失不见,或沉睡于地永远难见天日或永远的成为了人们印象中的遗憾记忆。地球能活着的万物进行了无数次的改造换代,以适应新的生存环境。因此依据6000多年前农事天象总结的《黄帝地母经》,今天已不适用指导预测人们的农事及天象古籍只能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留存通书内许多章节仅可作为聊备,若依之作为推算世运,或作为时岁播种之趋避,已不足以涵盖。

二、《黄帝地母经庚子年原文释义

《黄帝地母经》按照60甲子数序排列,每一个词段主释一年,共60词段,每个词段分一诗一卜。60个词段为一个大周期,我称大周期为一个“大限”,60年一循回,往复无穷。按照60年周期循环的词段,具体2020庚子年列叙如下:

诗曰:

太岁庚子年,人民多暴卒。

春夏水淹流,秋冬频饥渴。

高田犹及半,晚稻无可割。

秦淮足流荡,吴楚多劫夺。

桑叶须贱,蚕娘情不悦。

见蚕不见丝,徒劳用心切。

卜曰:

鼠耗出头年,高低多偏颇。

更看三冬里,山头起墓田。

本段释义:黄帝地母经》根据十天干与十二地支进行排序纪年之法,形成60年一轮,也称为一个甲子周期,每一年组合一段诗句用于描述当年的吉凶情况也就是说无论何年,只要对应符合60甲子的某一年,即可按此词段进行解读。一个甲子年就是天干开头为甲,地支开头为子,从甲子开始描述一个60年轮回方法。此段语词讲的与农事活动有关,古代人们靠天吃饭,把天气之象看得很重,全年并非风调雨顺,风雨来时也并非对于农业生产领域不利的影响,继而造成农业收成的问题,引发一系列的社会现象。

(一)、庚子年“诗曰”警示为天地之象,预示全年自然环境的吉凶和农事。

1、“太岁庚子年,人民多暴卒”。

1)、太岁。为中国古代天文学名词是天皇氏时代创制的星纪,又称“摄提纪”。太岁传统中国以六十甲子纪年,天干地支两两相配,六十年一轮回据古籍所载天皇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岁以六十甲子的干支纪年法为运转周期日为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十二日为困顿、赤奋若、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渊献。《春秋命历序》:“天地开辟,万物浑浑,无知无识。阴阳所凭,天体始于北极之野,地形起于昆仑之虚,日月五纬俱起牵牛。四万五千年,日月五纬一轮转。…定天之象,法地之仪,作干支以定日月度…”。《渊海子平》记载太岁乃年中之天子,故不可犯,犯之则凶。《三命通会夫太岁者,乃一岁之主宰,诸神之领袖。太岁当头有灾祸,刑冲破害鬼推磨,流年若还逢忌神,头破血流难躲过。古语有云太岁当头坐,无喜恐有祸。民间传说太岁是太岁神的简称,乃道教值年神灵之一,一年一换,当年轮值的太岁神称谓值年太岁(流年太岁)。太岁神在所有神中影响力最大,素有年中天子之称,掌管人世间一年的吉凶祸福。于是也就有了犯太岁,与太岁刑冲克害之说。如今年为庚子逢太岁,在修造方面注意不能于北方位动土,否则犯太岁,太岁头上动土则不利。

2)、【原文】指农历庚子年,农业收成不好,百姓暴病或意外死亡。暴卒”,《汉语词典》解释得急病突然死亡说明病疫的突发性,多发性

简评】世界之大,无奇有偶。天灾人祸,在所难免。但是今天的中国,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生存医疗条件的改善,国家政策的惠民,国民的众志成城意识,这种现象能够在大疫面前将死亡率降在最低。

2、“春夏水淹流,秋冬频饥渴”。

【原文】指旱涝不均的气象征候。春季和夏季爆发洪水,内涝水淹灾害以及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多发秋季和冬季部分地区出现旱情,人们面临饥荒和水荒

简评】过去自然灾害所造成损失的时代,今天已不再影响到人民的吃饭穿衣,中国抗御和解决自然灾害的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3、“高田犹及半,晚稻无可割”。

【原文】此句与上句相联系。平原河川造受水淹,高原高坡地区田地农业歉收,粮食只能收入一半;晚季水稻则颗粒无收,或籽粒不饱满

简评】现在农村用河水或地下水浇灌田地之农作物,基本可以实现粮食丰收或达到自食自足。国家每年对于遭受地震、水灾等自然灾害的地区,都给予相应的财政补贴。

4、“秦淮足流荡,吴楚多劫夺”。

原文】秦淮吴楚均指地域。秦淮”指秦岭与淮河区域,现在的陕甘宁与江苏安徽地区容易发生水灾与泥石流汉语词典》解释流荡”为流动;流浪;飘泊。解释为老百姓大部分为了生计,到处流动漂泊。《汉语词典》解释“秦淮”为河名相传秦始皇南巡至龙藏浦发现有王气于是凿方山断长垄为渎入于江以泄王气故名秦淮。吴楚”为春秋吴国与楚国区域,即今长江中下游一带包括湖北、湖南、江苏、江西、重庆、河南、安徽等地遭灾的区域比较大。劫夺解释用武力夺取他人财物。由于天灾之害农业歉收,老百姓为了生计而四处漂泊,或发生抢劫事件,或占山为王独霸一方,为财害命等。这在当时上天发大水,河流横溢,冲坏田地和房屋是人类所不能控制的,因此就有了“吴楚多劫夺”。

【简评】自然灾害能够重演,而历史绝不会再现。1998年中国遭受历史上最大的洪灾政府不得不分洪到长江流域和中部地区,以保护城市和长江沿岸的工业重镇2008年1月9日中国华中、华南的湖南、江苏、江西、湖北等省级行政区开始遭遇持续大规模雪灾,造成重大损失。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损失巨大中国人民在大灾大难面前没有屈服,以顽强的战斗力赢得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胜利。

5、“桑叶须贱,蚕娘情不悦。见蚕不见丝,徒劳用心切

【原文】南方以丝织闻名于世。当时的农业生产发展主要以桑蚕丝织为经济收入来源,气候干旱造成桑蚕歉收,桑叶价格越来越低贱,蚕茧产量非常低,蚕茧的质量也不好,只见蚕宝不见抽丝,相关丝绸行业很不景气。老百姓心情沉闷不悦,一年来所有的用心都是徒劳的,心如刀切一样难受。

【简评】现在国家经济发展的前景有目共睹,国家的实力为人民撑腰扬眉,人们靠天恩赐生活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国家经济的发展已成为立体化、网络化、智能化、全方位的工业体系,中国人民多少年梦想的时代已经到来。

(二)、“卜曰”为时象,“有备无患”具有警示训诫

“卜”为占卜,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本义为古人用火灼甲骨以灼开的裂纹推测出行事的吉凶取兆以占吉凶《说文·卜部》“卜,灼剥龟也。象灸龟之形一曰象龟兆之从(纵)横也”。后引申为用以预测吉凶的各种活动,又引申指推测、验证等。据《路史》载“夏启有卜氏,又叔绣后有卜氏”周文王之子滕叔绣曾任占卜之官,其后代有卜姓。古代大凡出猎、征战、风雨、年成、祭祀、婚丧、疾灾待事,都想预知吉凶,便采用卜甲和卜骨的形式进行占卜。卜甲多用龟的腹甲或背甲,卜骨多用牛、羊、猪的肩甲骨。先把甲或骨钻上眼,然后再用火烧,从甲或骨上裂开的纹路来看是吉或是凶。汉代重视筮不重视卜,用进废退。此处“卜曰”应为古代的占卜之官所言。

1、“鼠耗出头年,高低多偏颇

原文】偏颇语出《书·洪范》“无偏无陂,遵王之义偏颇之说意涵有失公允,上天无偏颇,莫怀偏颇之意,常存公正之心鼠年耗子多为耗财之年,头一年既要慎防鼠患鼠疫高低”,无论高上的,低下的;高贵的,低级的;相对于我们生活的自然环境中无论对于高级的(人)还是低级的生物(动物),都要心怀公正之心,不能采取偏颇(杀戮)手段,这样会带来灾难。同时在事要保持定力,中正而行,有理有利有力,方能取胜。

【简评】蝙蝠又称天鼠、天蝠、老鼠皮翼、飞鼠、岩老鼠有人为了口腹之美,了全体中国人民,贻误了中国的发展。这次疫情高低多偏颇”,无论从那个方面讲确实警示人们不要再与动物为敌,要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要与地球生物和谐共处。不要再发生滥捕滥杀动物的偏颇行为,伤害地球人类的唯一朋友动物。人无节制,必遭报应。地球上动物灭亡之时,就是人类灭亡之期。这不是危言耸听,人类需要思考的是在人类发展史中不要故事重演。

2、“更看三冬里,山头起墓田”。

原文】

1)、三冬指“孟冬、仲冬、季冬”,农历运用天干地支记月为十月丁亥,十一月戊子,十二月己丑共三个月。根据64卦与时令圆图,亥子丑位居北方坎宫,坎宫主水,主流动。卦象为隐伏险陷,在场所为江河湖海,预示在水域有隐伏的险情。《周易.卦辞习坎,有孚维心,亨,行有尚”。坎有陷险之义,“习坎”即重坎,有重险之意。只要有城信系之于心,亨通顺利,行动受到奖赏。朱熹《周易本义》曰:“’习’,重习也;坎险陷也;象为水,阳陷阴中,外虚而中实也。此卦上下皆坎,是为重险。中实为有孚心亨之象,以是而行,必有功矣,故其占如此”。里为内部,里面;既然为里,则指当年,而不是指三年。

2)、此说庚子年冬季三个月内意外事件,山坡的田地里隆起了“山头多墓田”,取自宋代高翥的《清明日对酒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墓田指坟地。晋书·忠义传·嵇绍》:“帝乃遣使册赠侍中、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进爵为侯,赐墓田一顷,客十户,祠以少牢”明徐渭 《春日过宋诸陵》诗:“过客悲山鸟,王孙种墓田”

【简评】这是时象的预警。此语告诫我们只要树立有备无患的意识,保持定力,中正而行,有理有利有力。举备而战,就能战之取胜,保卫国家安全稳定和统一,将敌人送入“山头”的墓穴。

 三、简论六十甲子   

六十甲子是中国人民一个古老的发明创造,又称六十花甲子,其最古老的用途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纪年为60年一个周期,此文称周期谓大限,即大周期流转的时限,《周易•系辞下》“变动不居,周流六虚”;纪月为5年一个周期,纪日为60天一个周期,纪时为5天一个周期。传说天干地支的发明者是五千年前上古轩辕时期大挠氏,用于计时和编制历法考古发现在商朝后期帝王帝乙(商朝第30代国王)时的一块甲骨上,刻有完整的六十甲子,可能是当时的日历,这也说明在商朝时已经开始使用干支纪日。根据考证春秋时期鲁隐公三年二月己巳(公元前720年二月初十),曾发生一次日食。这是中国使用干支纪日的比较确切的证据,而使用皇帝年号纪年则是汉武帝时期的建元年号。

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古代中国人民用天干地支来表示年、月、日、时,年月日时就象四个柱子一样撑起“时间”的大厦,所以称为四柱,人的出生时间即以四柱来评判。古代中国人民制定天干地支的理论,应具有观察和实践基础,不是闭门造车编出来的概念。比如中医针灸取穴,讲究子午流注,不同的日子和时辰,取穴是有规律的,和天干地支的规律符合。十天干十二地支进行循环组合:甲子乙丑丙寅......一直到癸亥,共得到60个组合,称为六十甲子,如此周而复始,无穷无尽。古人又把60甲子与阴阳五行相结合,从而衍生出诸多学问,如由其衍生出来的《易经》,《黄帝内经》之五运六气理论及四柱命理学理论等。由其衍生出来的学问之所以能数千年不衰,因为这些理论是探索人奥秘,人体疾病的预测、诊断和治疗的学问;及其探索自然界的玄机等,在自然科学领域中六十甲子的作用也是巨大的。(在此不多论述)

年月日时是60一个周期循环,60在时间领域是个奇妙的数字。不但中国古代人民用60作为循环,在来自西方的计时法中一分钟是60秒,一小时是60分钟。同样西方计时法中一天为24个小时,和中国传统的每天12个时辰(时辰也就是大时,两个小时为一个大时)对应,中国用5天作为一个时辰的大循环,所谓“五日一候”,共是60个时辰。这不仅是巧合,而是充满着古代人类认识世界的哲学思想,因为天上的日月星辰是按照各自的规律年复一年的运转,周而复始。

六十甲子也指道家信奉的六十个星宿神,即六十甲子日值日的六十位神,用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作为称呼这些神的名字。

每一个周期(此文称谓大限)都以甲子为统领,共60年,从甲子始止于癸亥,往复循环形成一个周期。每一个周期其中分列6个小周期(称谓小限),有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每一个小周期(小限)内含十年。这一周期(大限)甲子是从1984年开始,止于2043癸亥年;2020年为其小限之甲午运的庚子年。

下列为一个周期(大限)的相关数表


19502010)庚寅        19702030)庚戌        19902050)庚午

1951 (2011)  辛卯        19712031)辛亥        19912051)辛未

19522012)壬辰        19722032)壬子        19922052)壬申

19532013)癸巳        19732033)癸丑        19932053)癸酉

19542014)甲午        19742034)甲寅        19942054)甲戌

19552015)乙未        19752035)乙卯        19952055)乙亥

19562016)丙申        19762036)丙辰        19962056)丙子

19572017)丁酉        19772037)丁巳        19972057)丁丑

19582018)戊戌        19782038)戊午        19982058)戊寅

19592019)己亥        19792039)己未        19992059)己卯

19602020)庚子        19802040)庚申        20002060)庚辰

19612021)辛丑        19812041)辛酉        20012061)辛巳

19622022)壬寅        19822042)壬戌        20022062)壬午

19632023)癸卯        19832043)癸亥        20032063)癸未

19642024)甲辰        19842044)甲子        20042064)甲申

19652025)乙巳        19852045)乙丑        20052065)乙酉

19662026)丙午        19862046)丙寅        20062066)丙戌

1967 (2027)  丁未        1987  (2047) 丁卯        20072067)丁亥

19682028)戊申        19882048)戊辰        20082068)戊子

19692029)己酉        19892049)己巳        20092069)己丑

 


有继承方有研究,有蓄积才能发扬。2020年为庚子年,黄帝地母经》对庚子年如气候异常,春夏季水泛滥,秋冬遇到干旱,农作物收成不好,造成人民生活的困难。庚子年1840、19001912、1960、2020年诸多年份来对比,确实从天地之象,事物之象曾经发生了一些天灾人祸。但其他年份也有不利事情发生,甚至有很多事件超越庚子年,我们把庚子年放到社会和自然环境的整体全局总可以用事实来证明有些观点切性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玄机之处。

(此文为兴玺易学研究的学术观点,请勿解论)

 

2020--02作于郑州

 


来赞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