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学源于易学,古有龙马负图(河图),神龟载书(洛书),《易经·系辞》“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风水理论是从宇宙观、自然环境观、人文审美观的角度出发,进行时空思考的生存智慧,通过观察体验自然环境,江河竞流,山川俯仰的千变万化,研究选择适合人类生存发展的生态环境,使居住营建与环境布局达到天人合一和谐发展的学问。星转斗移,千年已去;时至今日,与时俱进,守正创新,传承发展,应成为后来易学研究者的责任和义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古代风水学已不再是传统意义的风水概念,已难以涵盖其科学研究和发展的学术任务,理应与时俱进,结合现代科学,应用称谓具有科学性质的具有焕发生命力的“环境地理学”,以顺应历史的发展进步,以适应现代的科学评价和阐释,以当代文化的理念独立标杆,以中国传统文化之能量影响世界。使环境地理学揭开其风水学的神秘面纱,走进现代人的社会生活。参考有关大学专家和社会专业学者的研究,特撰此文。
一、古典风水学
风水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直到今天的科学发展时期,历程漫长,经久不衰。风水文化是一门自然科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接受着人类有史以来的社会活动检验,具有着极强的社会价值和应用价值,具有超强的生命力,说明其理论基础和哲学内涵的科学含量。几千年来一直闪耀着神秘的灵光,传播东南亚,走向世界各地,破土发芽,开花结果。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独辟蹊径,影响全球,形成了中国文化现象。(介绍风水历史)
(一)、母系社会之孕育时期
(二)、占卜筮术之萌芽时期
(三)、堪舆术数之成长时期
(四)、风水术数之传播时期
(五)、形理流派之发展时期
(六)、风水活动之混乱时期
(七)、风水应用之停滞时期
(八)、现代风水之整合时期
二、环境地理学
环境地理学包括:
天时 天星:宇宙星象学
观天(天象)
天气:晴雨云雾雪、空气、气候反映
天时:季节、时间
地利 辩形:山、川、丘、平原等诸象
观势:高大、低延、起伏、回转、拥抱
察地(地理)
察气:阳气、阴气;吉气、凶气、情谊
环境(增益) 水源:江河湖海、泽塘、泉、水
生态自然:自然树木、花草、生态诸象
景观园林:植物、溪、泉、塔阁、雕塑
人和 体内:自我阴阳平衡、顺应环境
体外:与人、与物、与环境、与时有效对接
家庭成员表现及感应
【定义】环境地理学以客观世界表现为研究对象,以时间和空间为有机统一,以天地人互相感应为本质,注重客观环境与人的自然和谐相处为基本规律;以选择和营造生气,为各式建筑物选地址、定向、布局等提供最佳方案的学问和技术,其理论融天文、地理、生态自然、建筑、景观等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性自然学科。其理论涵盖地球物理学、水文地质学、气象学、建筑设计和美学,民俗学,伦理学;宇宙星象学(四象、二十八星宿等宇宙星象),生态环境景观学(包括道路、植物、溪流、雕塑、色彩、温湿度、疾病防治等),人类生态学(包括阳光,有氧呼吸,水源,饮食,娱乐休息,垃圾等),人体生命信息学(与命理学相结合);时空选择学等。之所以称谓“环境地理学”,是要求周密考察了解自然生态环境,利用改造地理地形,营造符合生态环境和地理要求的宜人居住建筑,以求最佳的天时地利人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使之舒适健康,环保节能,子孙兴盛等多种要求。环境地理文化体现了自然规律,以人为本,遵循五行生克,负阴抱阳,对称平衡,时空有利,方位适宜,整体和谐,穷通变化,宇宙全息的基本原则。
(一)、守正创新
(二)、传承发展
(三)、环境地理学发展阶段
从易学和风水学及今之环境地理学发展看,自从有了人类就经历了“地理说→堪舆说→风水说→环境地理学”的几千年历史演变过程,即有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阶段,现在是风水学与环境地理学相结合与转变的时期,特别是国内外聚集一大批大学教授对此研究颇深。天地造就了自然环境,人类在几千年的长期生活和观察中,在实践中逐步由“观察→认知→总结→探索→发展”,而形成了今天的多学科交叉理论,即今日之环境地理学。此以以中国堪舆风水学为基础,结合现代相关多学科进行最佳地理位置选择和环境布局的学说,是人类生存环境科学,是世界万物生存科学,其原则与实质相一致。因此无论阴阳用事,选择用事,要首选具有代表性、定位性、决定性的环境参照物,坚持以体为主,以用为客的原则。即按照空间的环境地理形势,选择一处地表位置、地表物理、地表形势为参照物,以参照物为体,以事为用,按照象、形、数、理的方法进行周围环境地理的静态和动态分析。如分析周围环境地理形势可扩展到方圆几公里以上,山区按照太祖山、少祖山、父母山看坐山;按照明堂、案山、朝山看向首;按照青龙、白虎看左右之山;按照河流走向,来去水口,看三元(天地人元)兼顾是否合乎要求的原则。通过比较实地反映的正能量与负能量态势,进行动态分析。能量指空间、时间、人的信息之动态势力,即天地人的信息力量相合或相克的力量态势,对正能量和负能量进行比较,判断正能量=负能量,或正能量>负能量,或正能量<负能量,从而决定地理形势是否符合形法和元运,应用的吉凶程度。运用象形数理进行分析归纳,象形是观察、类比、对比、联想。“因势象形”(明魏学洢《核舟记》);“赫赫可象”(明刘基《卖柑者言》);“千变万化,事各缪形,随色象类,曲得其情”(东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皆容纳着大自然的变化,包含着天地间的元气。
(四)、环境地理学理论支撑
环境地理学自人类产生以来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经过不断的探索总结,由古代人的实践经验而上升为今天的学科理论,是事物产生发展的必然阶段。
1、太极系统。太极,是中国古代哲学用以说明世界本原的范畴。太即大;极指尽头,极点。原始之意,物极则变,变则化,所以变化之源是太极。太极源于《庄子》"大道,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唐颖达《周易正义》"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也指"一阴一阳之谓道" ,道指天道、地道、人道。万事万物都有两面,并且不断的变化,也有一定的关联。乘气动静生阴阳,阴阳之分为天地;未有宇宙气生形,已有宇宙形寓气;从形究气曰阴阳,即气观理曰太极。世之万物皆成太极,若论一集城市,一幢建筑;一个村镇,一家庭院;一户住宅,一居房间……,各自成其一个太极,只是层次不同而已。住宅建筑布局,既看其自身的太极,也看建筑组群的太极。大小皆太极,万物皆相干,这既是太极的整体系统。中国地大物博,各有其特点,把生态环境地理学作为整体系统进行研究,阅尽天地万物,总须以人为中心。要宏观地把握大太极与小太极之关系,即整体系统与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优化结构,寻求最佳组合。整体系统中的每一个子系统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相互转化的要素。需要因地制宜,根据客观环境的真实性,采取适宜于当地自然的选择方式,采取有效方法使人与建筑符合于自然,天人合一。建筑群布局,以太极完整为宜,即地形要方整,不宜某部分的建筑位置残缺。建筑环境布局应注意太极的场气效应,游园绿地应选中心地段,布置人文景观。住宅设计不宜缺角,楼层各户住宅不宜相互交错,造成各户平面残缺。古人有以五种要素论及吉凶,院墙周密无损,房多院小,人多屋少,六畜齐全,合理安排门主灶等,此与现代人的理念一致。《阳宅三要》以三种要素论吉凶,大门坐向,居住房间,厨房位置。对居住环境质量的要求表现在物质生活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精神生活的需要。
2、万物相干。量子力学证实万物相干,人体有气场能量,植物有气场能量,建筑物有气场能量,万物之间皆有气场能量,如万有引力的相干作用。一幢建筑可以无足轻重,但如组成建筑群,气场能量可能发生变化。物物之间存在场能,气是一种场能相互干涉,相互平衡,若不平衡则发生剧变而导致凶祸。现代科学证明人体是一个具有耗散结构的开放系统,时刻都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变替换,而其交变过程中造成人体内部熵的增加,人为了维持生命必须由环境引入负熵流,以便使人体系统的总熵变小直至等于零。这就要求人们选择合理平衡的生态环境,凡是能给人体引入负熵流的生态环境,即是需要选择的优质生态环境。因此这一系列的生态环境因素需要从建筑地域、建筑方位、建筑时间、建筑周期、建筑格局、居住时间等因素全盘考虑,与人体气场综合平衡相互策应,使建筑生态环境对于人体的生理、心理、健康等有吉利的扶助作用。
3、场能导引。风水学重视导气和界气,气之来有水以导之,气之止有水以界之。车水马龙的街道必有导气功能,无人居住的宽阔马路则有界气作用。城市楼幢建筑如山峦形势,街道如水流意象,具有山水内涵和作用。城市住宅宜“环曲有情”,忌街道直冲;宜“山环水抱”,忌居住风口或街道反弓;宜“蜿蜒起伏”,忌笔直僵硬;讲“山谷勿居”,忌“天斩”直应(两幢建筑之间的一条狭窄空隙)。人类生活在地球上饱受宇宙气场,地球气场,地域气场;建筑气场,植物气场,人体气场的相互干涉,相互影响,共存共荣。宇宙、地球、地域环境的气场为主气场,天地不可改变,能量授之于人。古人把阳宅多选在盆地半盆地之地域,藏风纳气,山环水抱,土肥水足,利于接纳主气场,颐养民生。阳宅主要考察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的有机配合,使居住者的人体生物气场与阳宅生态环境气场的和谐统一。从阳宅外部环境重点考察其住宅山向,地质状况,磁场辐射程度,空气质量,道路交通,季风向量,光照时间,饮用水质,景观绿化,环保措施,安全环境等方面。从住宅内部环境重点考察楼层,户型,采光,通风,动线,气场,及方便舒适程度等。
三、环境地理学整体系统论
之所以将“风水学”更名为“环境地理学”,须与时俱进,除以上叙述外有必要弄清楚以下问题。
(一)、生态环境
(二)、人类环境
(三)、环境地理整体系统论
四、环境地理学研究内容
(一)、勘天察地
(二)、倚山傍水
(三)、顺乘生气
(四)、因地制宜
(五)、面南适中
(六)、地质检验
(七)、立向定位
(八)、择时修造
五、环境地理学研究价值
(一)、环境价值
(二)、社会价值
(三)、文化价值
(四)、学术价值
(五)、经济价值
六、体用关系
(一)、典籍论体用。
(二)、体用于易学,主要看用事,用事不同,体用也不同。
(三)、环境地理学之体用关系。环境地理学理论包含的体用关系可分为多种体用元素,涵盖形势、理气、飞星、命局(人体气场)、择日等“五位一体”要素。简称形、理、星、命、日,为环境地理学五大要素,之间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不可分割。形势注重峦头方位组合信息,理气坚持时运生克方面原理,两者互为表里,各有所长。如形势(峦头)分形体、形象、形法,其中存在着体用关系;理气分玄空飞星、三合、八宅、玄空大卦等流派,同样存在体用关系。主事命局有四柱用神,九宫命局,年干之体用关系。择日分奇门、正五行、紫白、神煞、六壬等方法,也有体用关系。对于以上体用关系的原则是分清体用,体用结合。体用关系还会不断转化,这是体用关系中之体,另对体用关系中可能转化为用;反之亦然。各种体用关系呈互相交叉,不断递进的关系,是环境地理学的精髓,是现代建筑设计和策划能否成功的关键。
1、形势为体,理气为用。体用并重,形理相合,方为尽美。
2、峦头、理气为体,飞星为用。
3、峦头、理气、飞星为体,命局(人体气场)为用。
4、峦头、理气、飞星、命局(人体气场)为体,择日为用。
(河南郑州.兴玺易学研究院 20210712)
【因篇幅所限本文只列章节】
|